close





這是芹菜的電影報告  Part 1



電影評論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安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 影傳二

 

 

 

 

 

學生:楊芹

 

 

 

 

 

學號:494110411

 

 

 

 

 

指導教授:趙庭輝博士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一、    前言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選擇李安導演分析,除了因為我最喜愛的電影類型是通俗劇,電影的選擇我是內容勝於形式,再加上李安的電影我之前小有接觸,家裡的DVD搜藏了幾部這位導演的作品,李安的第一部正式電影《推手》,是我上大學老師推薦才去買來觀賞,它的藝術表現雖然質樸,卻完整的表現出李安是位中西融合的導演。對他在之前不算完全陌生,但在沒真正上過這門課與分析討論之前,要談論他的影像風格或表現又不能真正表達出一個完整的論點,只有一知半解的說出大概,所以我希望藉由這份評論分析能提昇自己對他們的認識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前一些

 

 

 

 

 

二、    生平與成長背景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安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安生於台灣屏東,十歲之前的李安在花蓮念了兩所小學,接受的是美式開放教育,來到臺南,又念了兩所小學,面對語言習慣不同國語—台語,頭一次經驗到文化衝擊。高中進了臺南第一志願-臺中一中,對於讀書,李安一點興趣都沒有,心裡只想著當導演,李安曾說過讀高中時,最愛到專播二輪片的「全美戲院」看電影,尤其是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的電影,全美是他學生時代最常造訪的地方。李安的父親是一位很傳統的人,是一位教育家,小李安就受父親影響,求學或拍電影總覺得達不到父親的期望,讓自己壓力很大。李安父親當然不贊同李安走向電影這一行,但李安大學考試落榜兩次,後來沒辦法準備試試專科考試,結果進了藝專影劇科,從此改變了李安的一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安與父親李安從小個性細膩敏感,想像力豐富,聯考兩次落榜,李安最難過是傷了父親的心,後來李安考上國立藝專,是他認為人生的分水嶺,因為從小愛電影,有表演慾,李安在藝專如魚得水,但來自老爸的壓力仍如影隨形。李爸爸始終反對李安搞電影,希望李安畢業就去教書,但李安志不在此,李爸爸尊重李安決定,送他出國留學,還買了超八厘米攝影機給李安,讓他拍短片,申請進入紐約大學唸碩士。從小到大,父親像座山,給李安依靠的安全感,也給他無名的壓迫感。當校長的李爸爸,來台後聽到老家遭迫害破敗,難過得曾想出家,李安的祖父捎來口信,要李爸爸在台灣「另起爐灶」,打消李爸爸入空門的念頭,可想而知對長子李安的期望之高。正因為父親的壓力下造就李安較壓抑的個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安自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第一名畢業後,因未得拍片機會而在家帶小孩六年,直到1991年,臺灣的中央電影公司找他拍攝《推手》一片,方纔一戰成名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三、李安導演電影作品年表:

 

 

 

 

 

年份

 

 

 

 

 

片名

 

 

 

 

 

英譯片名

 

 

 

 

 

1976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星期六下午的懶散》(18分鐘超八厘米劇情短片,黑白)    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978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陳媽勸的一天》(9分鐘超八厘米紀錄短片,彩色)    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980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追打》(9分鐘十六厘米劇情默片,黑白/紐約大學一年級作品)    

 

 

 

 

 

The Runner

 

 

 

 

 

1981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我愛中國菜》(4.5鐘十六厘米音樂片,黑白/紐約大學一年級作品)    

 

 

 

 

 

I Love Chinese Food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








敘述形式

 

 

 

 

李安在商業和藝術當中取得巧妙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xspc7777777 的頭像
    xspc7777777

    LINDA FANG

    xspc7777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