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實在是太棒啦
↓
王文華信箱>>來,體會承諾的美好和苦澀
文/王文華 圖/杜志剛
2009年2月 Cheers雜誌
Dear文華, 2010年,成家了嗎? 這句話通常是你媽問你,現在我來問。 2010年,42歲了。雖然有作家比你晚婚,也娶到好老婆。但這種事,沒必要當紀錄保持人。 何況比你晚婚的作家條件比你好,可不要糊里糊塗地以為自己可以跟他一樣。 如果你還未婚,我不是要你立志在今年結婚。這種志向你也立過,最後都沒有結果。這種志向跟減肥和上健身房一樣,很難撐過兩個星期。喔,不對,這種志向比減肥和上健身房更難!因為你可以一個人減肥,但不能一個人結婚。 我只希望你想想這個問題。 20歲時沒結婚,因為美女太多,定下來可惜。結果現在別人娶了適合你的老婆,生出來的可愛女兒叫你叔叔,而不是爸爸。你不要說你運氣不好沒碰到,你碰到過,但讓她走了。一生只有一兩次真愛,你浪費了一次。你浪費後的確碰到其他美女,但她們覺得和你定下來可惜。 30歲時沒結婚,因為工作太多,沒時間愛別人。結果你現在事業上又了不起到哪去呢?你曾經是總經理,但現在能掌管的只有電視機。你曾經是「暢銷作家」,現在別人客氣地稱你為「知名作家」。但連你都知道自己只在朋友圈中「知名」,年輕人根本沒聽過你。 退一萬步想, 很多當年捨身取義的夢想,做了後發現只是棒棒糖。很多當年千辛萬苦的事,時間久了也是一場空。 真正重要的人或事,不會重來。
你想得沒錯。
是沒錯!「自我」當然重要。只不過它跟甜點一樣,實際的營養價值沒有看起來高,而且吃多了只是讓你膨脹發福,看不到自己的腳,和人與事真正的面貌。 你一定記得: 你一定記得:你很多所謂「忠於自我」的選擇,忠於的其實是膨脹或萎縮的自我,或只是社會眼中的你。如果有一個真心的伴,她可以當頭棒喝,指出你的盲點,叫你別再自以為是。 「自我」太多的人,看不到盲點。 有伴很好,幹嘛結婚? 不過你一定看得出我邏輯的破綻:是啊,有伴很好,但幹嘛要結婚?
因為我知道你想養小孩,而看你這德性,沒勇敢到能接受別人說你有私生子。縱使你自己能接受,也不希望別人這樣叫你孩子。你自詡為開明的知識份子,其實只是留過洋的老夫子。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,最重要的是:你想體會「承諾」的美好與苦澀,那是一種難得的人生經驗。 這輩子你還沒承諾過什麼吧?選科系,沒興趣,可以轉系。選公司,老闆爛,老子不幹了。交朋友,不爽,別聯絡。談戀愛,沒感覺,分手快樂。這一輩子,你還沒感受過:離開,會真正傷害很多人;不想傷害,就要試著解決問題。 婚姻,都在解決問題。 婚姻,是一種輕盈的沉重。 你說:我當然「解決」過問題! 為什麼要去解決問題,
如果成家對你來說很重要,接下來的問題是:Why now? 你一直以為晚婚無所謂,直到你對心儀的女子表白時,她竟然說:「你不是同志嗎?」 結婚當然不是為了別人怎麼說。你結了婚,別人照樣有的說。但是自己想一想,也會怕吧。 很現實:42歲,你的精子跟你一樣,對任何使命慢慢失去動力。很多方面,你都變得軟弱了。
算一算,如果你幸運到立刻有小孩,他上大學時,你已無法跟他打籃球。頂多跟他打桌球,而且你有可能是坐在輪椅上。 再現實一點,這波不景氣不知會持續多久,你股票大跌,書又不賣,賺點紅包錢,也不賴啊!(你有把這20年來送紅包的名單留著吧!)
當然,如果2010年你成家,這些話都是多餘的。不過很可能你正忙著跟老婆吵架,也沒時間看這封信。 也許你看了,然後發現我剛才講的都是狗屁。這很有可能。因為你知道嗎?我也沒結過婚。 到時候,希望你再寫一封信給我,把我痛罵一頓。那封信,才會真正造福已婚或未婚的人。 到時候見了,老弟。 |
![]() ![]() |